close

  這是一趟“慢旅”:每小時4公里
  昨晚11時30分,經歷了兩天一夜的“兼程”,丹江水水頭流入位於新鄭市觀音寺鎮喬戶村的新鄭閘門,期盼已久的“南水”終於要開始它的“潤綠(城)”之旅。
  9月20日,因乾旱中斷的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黃河以南段充水試驗再次開啟,當天上午,南陽市陶岔渠首開閘放水,試驗充渠最大流量為50~100立方米/秒。按原計劃,21日凌晨“南水”就應“衝破”新鄭閘口,可是誰也沒想到,這是一趟“慢旅”。直到當晚9時10分,大
  河報記者趕到新鄭閘口處,“南水”仍未見蹤影,乾渠里只有淺淺的雨水。晚10時,水仍未到,測量標尺顯示,實時水位為16釐米,而正常蓄水的水位應該是7米。南水北調新鄭管理處工作人員稱,“南水”正以每小時4公里的“龜速”向鄭州緩緩“駛來”,大約在1小時後能“露頭”。
  21日23:30,“南水”終於“露頭”
  與想象中洶涌奔騰的水頭不同,“南水”入鄭可謂“潤物無聲”。21日晚11時,大河報記者在新鄭與長葛的交界乾渠旁,隱約看到了來自長葛的水頭“燈光”,這是長葛南水北調辦的工作人員駕車跟著水頭走,送水入鄭,到新鄭簡單交接後,南水北調新鄭管理處工作人員將繼續跟著水頭走,直至送到中牟。
  “水頭到時,水位會達到22-25釐米。”晚11時20分,新鄭工作人員翹首以盼。車燈近了,更近了,5分鐘後,長葛的“送水車”顯現在夜色中,一方送水至,一方即將啟程,兩地人員的手因為“南水”握在了一起。
  與其同時,水位也慢慢漲了起來,晚11時30分,水位達到19釐米,這標志著,“南水”在經歷了兩天一夜的跋涉後,以“步行速度”首次抵鄭!剎那間,在長葛與新鄭的乾渠交界處,鞭炮響起,煙花騰空!人們用這種方式慶祝“南水”的到來。
  今天下午,“南水”將流入鄭州市區
  其實,在“駛”入鄭州之前,“南水”的“奇幻旅程”已經開始,它與位於平頂山市魯山縣的世界第一渡槽沙河渡槽有了“第一次親密接觸”。
  而“南水”所到之處,不少市民留影記錄“南水”。驚喜之中,大家好奇:“為啥水這麼小、流得這麼慢?”“充水試驗主要目的是檢驗乾渠工程質量及工程安全,為工程運行前的安全性評估、順利投入運行提供技術保障。”鄭州市南水北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,為安全考慮,水流大小達到試水標準即可。
  按目前的流水速度,到今天下午,市民應該就能在鄭州市內的南水北調乾渠內看到“南水”。大河報記者獲悉,丹江水在鄭州境內將流過129公里(市區61.7公里),途經新鄭、中牟、航空港、經開、管城、二七、中原、高新、滎陽等縣(市、區),涉及22個鄉(鎮、辦事處)、119個行政村。而鄭州段工程中包括穿黃工程、雙洎河渡槽工程等難度較大的7個設計單元,工程總投資240億元。  (原標題:丹江水“夜奔”入鄭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eivqbtwcwsn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